
巨系統(tǒng)、自組織、超柔性,傳說中的未來制造業(yè),究竟是怎么樣的?
牛年新春,當我們走進中國汽車輪轂軸承單元行業(yè)龍頭制造企業(yè)——浙江兆豐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時,答案已浮現(xiàn)在我們眼前。
“1997年公司成立、2001年開始數字化、2014年機器換人、2018年建設數字大腦、2019年5G全廠賦能、2020年新一代智能工廠投用、今年謀劃布局航天航空、地鐵盾構等的輪轂軸承‘卡脖子’技術……”浙江兆豐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孔愛祥講述的“兆豐簡史”是一部傳統(tǒng)制造業(yè)全面擁抱智能制造的進化史,更是一部企業(yè)邁向“隱形冠軍”之路的攀登史。
“未來工廠有三個關鍵詞:場景、連接、業(yè)務?!笨讗巯閹е覀儯哌M車間。
工廠里人見不到幾個,干活的都是AGV小車和一臺臺機械手,有了這些機器人的幫忙一條生產線只需要1個工人,甚至1名工人可以控制4條生產線,占據75畝的三廠區(qū)總人數不超過100個,卻創(chuàng)造了3個億的年產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