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小型電機普遍采用軸承端蓋式結構,裝配結構、安裝精度及潤滑系統(tǒng)直接影響到系統(tǒng)可靠性和運行效率。為補償運動和靜止部件因溫度變化而導致的軸向伸縮長度不一致,驅動端和非驅動端一般情況下是一端固定、另一端浮動。
電機的氣隙很小而且均勻度要求較高,宜采用滾動軸承。滾動軸承的徑向間隙小、摩擦損耗低、軸向尺寸短和潤滑維護簡單;其缺點是運轉時噪聲較大和承受沖擊負荷的性能較差。H315及以上規(guī)格的電機,非軸伸端采用球軸承,除承受徑向負荷外,還能承受一定的軸向負荷,可使轉子保持在預期的軸向位置,可以起到軸向定位作用;軸伸端一般情況下采用柱軸承,以承受較大的徑向負荷;對于小規(guī)格電機,以及所有2P中小型電機,則兩端均采用球軸承,但只能使其中一個軸承用作軸向定位。
小規(guī)格電機采用密封軸承情況較多,它的特點是無內(nèi)軸承蓋而用擋油圈熱套在軸上,裝配方便;軸承外蓋與端蓋為一體,可省去外蓋及裝外蓋螺釘,但端蓋加工費用較高。小電機的傳送端軸承外側,有時還加裝波形彈簧片,壓住軸承外圈,以減少軸承的軸向工作間隙,降低電機運行時的振動和噪音。
為了降低噪音,還可采用電機專用低噪音軸承。而較大規(guī)格的電機,軸承內(nèi)外蓋上均有擋油槽,起防止灰塵滲入或油脂漏出的作用。若電機的一端采用柱軸承裝配結構軸承時,兩端軸承蓋均可緊靠軸承外圈,若電機兩端均采用球軸承時,外軸承蓋與軸承外圈之間應留出適當間隙,以補償電機軸向尺寸鏈的誤差及軸的熱緊冷縮尺寸。
大型電機是將軸承系統(tǒng)增加了一個軸承套,拆卸電機時軸承可以得到保護,不易被損壞;但這樣的結構制造成本較高。由于生產(chǎn)自動化水平日益提高,要求所配用的電機能作到無檢修運行,軸承是電機中的薄弱環(huán)節(jié),現(xiàn)在小型電機大都采用封閉式滾動軸承,軸承加注油后不再進行補充油脂,正規(guī)廠家生產(chǎn)的軸承一般可以連續(xù)運行兩年以上。
一般情況下,新油脂系加到軸承內(nèi)蓋油室,舊油脂殘渣被壓入外軸承室,然后收集在易于取出的容器中。這種加油裝置比從軸承外蓋加油裝置的效果要好得多。
本文由陌貝網(wǎng)依依整理編輯